偶读和靖集戏书小诗卷尾云长爱东坡眼不枯解将西子比西湖先生诗妙真如画为作春寒出浴图廓然见诗大怒前诗规我又和二首(其二)

轻狂举世谁非伪,迟钝知余却甚真。

未把僻怀投俗好,且将狂语博君瞋。

已嗟心折垂垂老,忍看花飞片片春。

满眼闲愁图不得,江南无奈到心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轻狂举世谁非伪,迟钝知余却甚真”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人的轻狂与自己的迟钝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世人的轻狂多为虚伪,而自己的迟钝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自我认知。

颔联“未把僻怀投俗好,且将狂语博君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个性与态度,他不愿迎合世俗的喜好,而是选择以狂放的语言来争取他人的关注与反应,这种行为既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也暗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颈联“已嗟心折垂垂老,忍看花飞片片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叹,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尾联“满眼闲愁图不得,江南无奈到心频”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无法用图画表达,江南的美景虽美,却常常触动他心中的愁思,难以排遣。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省、感慨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时间、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入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钱济明作轩于古井旁名冰华赋此

刮地阴风剪玉尘,那知此井解藏春。

折胶堕指嗟时事,秀骨温颜似主人。

碧甃湛明堪数发,小轩深静可收身。

超然高趣真难及,浪士愚溪一笑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苍崖千尺岁久折裂余与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尝不徘徊庵僧为开轩向之尽收其形胜名曰两翁作此

水边脩竹才堪数,竹外苍崖已半颓。

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

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敦素两翁轩见寄

识暗长嗟未烛微,坐令归梦绕岩扉。

忽惊尘土登须鬓,已觉云山负衲衣。

孤坐知君扶瘦策,此诗慰我脱危机。

天藏钟阜一区胜,乞与君侪为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大风夕怀道夫敦素

病觉春寒花信重,起来散策夕阳中。

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林攧鹞风。

淮水粘天雪翻浪,吴山吐月镜缘空。

二豪诗眼应惊叹,觅句遥知与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