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还四明诗

北风何逶迤,雪花大于手。

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

念子初来时,才思若茧丝。

抽之已见绪,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艳慕。

跹跹媚学徒,三步亦回顾。

余生老且至,秋发垂两肩。

得之喜欲舞,如获宝璐然。

素编耽清昼,青灯坐深夜。

深玄欲忘寝,荐味如啖蔗。

一朝别我去,何以释离忧。

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风起,吹舟不得往。

共穿钟阜云,时看白石长。

风本无情物,岂能知我心。

事既不能谐,赠言如赠金。

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

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

群经耿明训,白日丽清天。

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

姬孔亦何人,颜回了不异。

肯堕盆盎中,当作瑚琏器。

不见金谷园,琼芳委尘沙。

泰山有乔松,老干凌苍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

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明年二三月,罗山花正开。

登高日骋望,迟子能重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友人李生即将返回四明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冬日北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以此渲染离别的哀愁氛围。诗人以雪花之大、北风之威,暗喻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不舍。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后半部分则转而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人提到友人初来时才思如同茧丝,经过努力逐渐展现出五彩斑斓的才华,成为儒林中的佼佼者,赢得了众人的艳羡。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诗人不禁忧虑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的离愁。

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怀与鼓励。诗人希望友人在追求学问的路上能够坚持不懈,不断进步,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应放弃。他引用“九仞山”和“功或少一篑”的典故,强调学习之路虽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终将有所成就。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收尾,期待友人在新的一年里再次相聚,共同欣赏罗山花开的美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送黄伴读东还故里

我昔弱龄时,辄侍而翁游。

经畬日耕概,艺圃兼旁搜。

泰山一以颓,欲往将安从。

岂意麒麟儿,复出湖水东。

尔年踰二十,文采昭清秋。

灿灿五色锦,孰肯寘道周。

一朝捧贡函,群彦让先登。

毡墨新题处,祥云为之升。

南宫虽免试,成均复渐摩。

庭中传且叶,几见寒雨多。

天子坐法宫,诏翻金匮书。

尔独当青年,执笔与之俱。

九年游降敕,持经赞藩王。

出入禁闼中,衣分泥水香。

有时献新文,跪诵黼扆前。

帝曰尔小臣,才思何蝉联。

声名落人间,一如潮水生。

蛟龙助气势,坐使汀洲平。

双亲在乌伤,不见今三年。

青宫为奏请,即日乘舟旋。

顾我发种种,与尔会神京。

悬镫青照夜,不翅父子情。

别言不忍出,况复为新吟。

吟成意莫尽,一字一寸心。

别去明早来,立业继而翁。

翁名亘天地,不见初与终。

持此赠尔行,棹发龙江麋。

官书有严程,勿恋故山薇。

形式: 古风

寄方编修以愚并简徐大年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形式: 古风

游仙篇赠邓尊师

真人契玄冲,翩翩泠风俱。

游行一气中,流耀周八区。

丹雀衔白环,来授宝秘图。

内感炎灵方,欲采三素腴。

鍊成赤明液,郁华凝黍珠。

苍龙为濯氛,上玄来辟非。

将期学真侣,度之升紫虚。

自知滞尘凡,何能应玄符。

颇闻琵琶峰,肉芝发琼荂。

玉掌如婴儿,烈日暴不枯。

定当分刀圭,成此列仙儒。

形式: 古风

送黄尊师西还九宫山

崔崔九宫山,翠蕤倚层青。

飞观峙后先,宸奎烂晶荧。

中有遁世翁,霞衣佩葱珩。

仙徒一万指,执简听使令。

年来遘兵燹,散走如流星。

翁独牵青牛,寻云自躬耕。

翠华幸江汉,扈从森幢旌。

俯伏黄鹤矶,再拜陈中情。

天日下照临,簪裳受馀荣。

今又奉玺书,翩然觐神京。

太官给珍膳,法酒双玉瓶。

祗因逢景运,重瞻泰阶平。

致使方外士,恩宠沾鸿灵。

一旦赋归欤,行裾逐云轻。

自言当弱冠,绿袍佐山城。

风露感末疾,离家炼黄宁。

药烹日月鼎,符参龙虎形。

经中气象昭,玄览极窈冥。

欲期起泥丸,翀飞出孩婴。

名花满皇都,春风语流莺。

景气非不饶,归思竟缠萦。

芳岁去如矢,逝彼日堪惊。

纯阳一销铄,重阴遂相乘。

余闻重自愧,颠毛类枯茎。

逐物尚役役,栖身亦㷀㷀。

幸有一寸丹,能与万化并。

何时滴秋露,相期注黄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