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郎中五首(其二)

壮岁登科甲,淹迟暮始通。

闽中驰德政,赣上振儒风。

药石王宫训,权衡璧水功。

俨然遗躅在,谁不悼思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年轻时就登科及第,直到晚年才获得显达。
在福建推行仁政,在江西振兴儒学风气。
他以王宫的教诲为药石,以公正无私如同璧水的功绩闻名。
他的高尚遗志和事迹仍然清晰可见,人们怎能不怀念他。

注释

壮岁:年轻时。
淹迟:拖延,到迟暮。
闽中:福建省。
驰德政:推行仁政。
赣上:江西省。
振儒风:振兴儒学风气。
药石:比喻教诲或批评。
权衡:衡量,公正。
璧水:形容公正无私。
俨然:明显,显然。
遗躅:遗留的足迹,指高尚的事迹。
悼思:怀念,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王郎中的深深哀悼和怀念。诗中首先回顾了王郎中年轻时即登科甲的辉煌成就,随后提及他在晚年时期在福建(闽中)和江西(赣上)推行德政,致力于振兴儒学教育。诗人赞扬了王郎中如同药石般给予人们智慧的教诲,以及他如权衡般公正无私的为官之道。最后,诗人感慨王郎中的高尚遗志和事迹仍然历历在目,引发了人们的普遍追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敬仰与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郎中五首(其一)

早得名师友,渊源正不他。

持身庄以重,接物简而和。

游夏文章学,求由政事科。

朝闻今可矣,为恨复云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挽孙少卿四首(其四)

福庆于人鲜比方,一生坦若履康庄。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传月窟芳。

寿入九龄光宝箓,服膺三品灿金章。

始终可谓无遗憾,信矣荣归死不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孙少卿四首(其三)

厚德天钟有异资,反身尤谨事操持。

俭勤忠孝传家训,直谅忱恂获上知。

正色嫉邪严莫犯,高标立懦屹难移。

睪如香坂孤峰下,千载唯存笃行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孙少卿四首(其二)

圣主更新大化年,趋朝正预拔茅连。

青华上厕郎星列,近密光陪卿月联。

垂蹑从班提从橐,遽萌归兴乞归田。

至今士论追怀处,第诵南山景行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