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一)

漫郎古邑埋蒿莱,五柳合抱何人栽。

浯溪未作天宝颂,爽气已压南昌梅。

苏公邓公先后到,一时玉立高嵬嵬。

扁舟载酒渡江水,千山软翠昏楼台。

洼尊抔饮追太古,云荒石老无纷埃。

归来玉署念赤壁,侧身西望银涛堆。

英辞杰句相震发,尚记野鸟窥空罍。

只今却数未百载,虫篆想见留岩隈。

中原膻腥杂夷夏,淮北城垒生莓苔。

公乎天与济世具,曷不手引枭鸾开。

空遗笔力配元祐,顿觉纸上千军摧。

禁中颇牧知在即,号令前日颁风雷。

丹青元向大羽出,貂蝉要自兜鍪来。

数公文字虽胜绝,莫使变作离骚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朱亥(字子美)所作,风格典雅,意境深远。首句“漫郎古邑埋蒿莱,五柳合抱何人栽”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古城图景,其中五柳相抱,生长在无人问津的古邑之中,给人以历史沧桑、物是人非之感。

诗人随后提及“浯溪未作天宝颂,爽气已压南昌梅”,则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追求。浯溪即指苏轼(东坡)曾居住的地方,而“未作天宝颂”可能暗示诗人不愿意迎合时俗,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接下来,“苏公邓公先后到,一时玉立高嵬嵬”则是对两位前贤——苏轼和邓尉我在文学上的赞誉,他们的作品如同高耸入云的建筑,给人以雄伟之感。

“扁舟载酒渡江水,千山软翠昏楼台”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这里的“扁舟”、“载酒”和“千山软翠”,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洼尊抔饮追太古,云荒石老无纷埃”则是诗人通过对远古时代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纯粹、不染尘世之物的追求。这里的“洼尊”、“抔饮”以及“云荒石老”,都在强调一种超越时空、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归来玉署念赤壁,侧身西望银涛堆”中,“玉署”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或官署,而“赤壁”则是苏轼与友人游历的地方。这里的“归来”、“念赤壁”,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紧接着,“英辞杰句相震发,尚记野鸟窥空罍”则是对苏轼等前贤文学才能的赞叹,他们的作品如同惊雷一般震撼人心,而“尚记野鸟窥空罍”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只今却数未百载,虫篆想见留岩隈”、“中原膻腥杂夷夏,淮北城垒生莓苔”等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历史的长河与自然界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怀。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永恒之美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二)

东坡谪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机牙爱触造物手,五见江雨肥江梅。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结伴登崔嵬。

洼尊故事逢浪叟,鸟篆真迹追浯台。

漂流长有北阙梦,邂逅果踏东华埃。

玉堂夜直对同舍,金烛照座花成堆。

帝觞雨露浇舌本,忽忆樊口倾山罍。

联诗共刻醉眠处,至今宝气蟠岩隈。

关西夫子独好事,掖垣行即吟苍苔。

斯文突过元祐上,已觉万丈光芒开。

临风吊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彫摧。

英雄割据亦儿戏,安用匕箸惊蚊雷。

东坡羽化不复返,浪叟何日成归来。

鹦鹉洲前旧时路,寒波荒苇令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次韵寄求道人

天工愦愦春无力,桃李颦心少颜色。

梦中矫首望三山,我是东南未归客。

岩壑交游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规。

遥知草木代说法,岂是画饼随儿嬉。

此身分不过朝市,何日相从拂衣袂。

岂容陶令载白莲,会作郑虔书落柿。

形式: 古风

次韵梅花

阴阴雪意云垂地,曳策微行傍清泚。

眼明横路出江梅,烟瞑沙寒迷表里。

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

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

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

形式: 古风

自作挽歌辞

忧幽坐南轩,万壑取我囚。

疾雷且不闻,焉知草虫愁。

强颜理编简,阅世如东流。

滔滔竟不返,谁复操戈矛。

天涯念孤侄,携母依诸刘。

书来话悲辛,心往形辄留。

先茔托仙峰,山僧扫梧楸。

二女随母住,外翁今白头。

伯氏尚书郎,名字腾九州。

仲兄中武举,气欲无羌酋。

棣华一朝集,荆树三枝稠。

堂堂相继去,遗我归山丘。

漆园梦方觉,白衣云正浮。

凭陵若蹈空,何处停华辀。

故乡岂不怀,屋食良易谋。

自我识废兴,于天无怨尤。

平生喜闻诗,此诗当挽讴。

不须生刍奠,君从二兄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