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扇歌

谁道秋气悲,侬爱秋风凉。

只知换罗绮,不惯捣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纨扇歌》是明代诗人吕大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秋风的独特感受与情感寄托。

首句“谁道秋气悲”,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打破了传统对秋日悲凉的认知,展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接着,“侬爱秋风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喜爱之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使得秋风不再是单纯的季节特征,而成为了一种情感载体。

“只知换罗绮,不惯捣衣裳。”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女子日常生活的两个侧面。一方面,她们熟悉于更换华丽的丝绸衣物,享受着物质的富足与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却未曾体验过捣衣的劳作,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分工的不同,也暗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特定角色与生活状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整体而言,《纨扇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体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以及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重新审视。

收录诗词(5)

吕大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雁篇

秋山落叶声瑟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喨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江南乐

清明乍出游,风日不曾恶。

何似桃花飞,道是羞侬落。

桃花亦太早,妾颜亦太好。

早杀不耐春,好杀不耐老。

门前潮水来,朝来暮还落。

动作经年行,始悟欢心薄。

鹧鸪南枝鸟,愁随北雁去。

侬家是江南,但爱江南住。

形式: 乐府曲辞

束茅行

候人何太苦,早晚迎官府。

閒积数根茅,为炊且结宇。

官府中夜行,不绝吏呼声。

燃火照官路,犹云火不明。

燃茅茅无束,次弟拆茅屋。官府犹未知,宵征车??。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曲(其一)

水云香处低声唱,罗襦不辨翠荷㨾。

玉手垂垂藕不如,轻盈欲步莲花上。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