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调笑令·孔雀》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以孔雀为题,描绘了孔雀的美丽与娇弱,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
开篇“孔雀。孔雀。”以重复手法强调主题,引出孔雀的形象。“金翠斗人强弱”一句,运用比喻,将孔雀的羽毛比作金银翡翠,极尽华美之能事,同时暗示其与人的对比,突出孔雀的美丽与人类的欣赏欲望。
“若将孔雀夸侬”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假设有人夸赞孔雀之美,而“侬”字则巧妙地将读者拉入情境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被夸赞的对象,增加了诗歌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是桃花嫩红”将孔雀的颜色与桃花相比较,桃花的嫩红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以此来衬托孔雀的色彩鲜艳,同时也暗示了孔雀生命力的旺盛。
“红嫩。红嫩。”通过重复“红嫩”,进一步强调了孔雀羽毛的鲜艳与娇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日炙怕消风韵”则是对孔雀生存环境的一种描绘,阳光的炙烤使得孔雀的美丽可能稍纵即逝,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孔雀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生命、自然与美的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