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调笑令·兰桡》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湖畔荡舟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纤月”二字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月色如丝、清冷而明亮的画面,纤细的月亮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湖面上的波光粼粼,仿佛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接下来,“照彻凌波罗袜”,细腻地描绘了月光穿透轻盈的罗袜,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兰桡闲了三年”,这里的“兰桡”指的是装饰精美的船桨,常用来形容精致的船只。诗人以“闲了三年”这一细节,表达了主人公长时间等待、期盼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情感的缺失或等待的漫长与煎熬。
“只待人来荡船”,这句话将期待与行动结合,预示着当等待的人终于出现时,主人公将与之共同划动小船,享受湖上的乐趣。这种期待与即将实现的愿望,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生活的美好愿景。
最后,“船荡。船荡。春在鸳鸯湖上。”通过重复“船荡”二字,强化了动作的连贯性和情感的流动感,同时将“春”字巧妙融入其中,不仅指季节的变换,更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爱情的美好。整个画面在春意盎然中达到高潮,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
综上所述,《调笑令·兰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期待的湖上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