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卲武军泰宁县叶恪循道清风楼

叶公贤父子,清风何奕奕。

爱彼清风好,危楼高百尺。

来从玉宇远,照衣光可掷。

桂叶尚飘飘,蕙草下习习。

平生眼豁开,脱然凌羽翼。

对饮伴明月,故人念畴昔。

咏歌何穆如,援琴更幽寂。

慈乌绕难老,霅溪非其匹。

华阳三层上,松韵亦萧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题卲武军泰宁县叶恪循道清风楼》,通过对叶公父子的赞美和清风楼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高洁的意境。诗中“清风何奕奕”形象地描绘了清风的浩荡与明亮,“危楼高百尺”则显现出楼阁的壮观。诗人借由清风的吹拂,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翱翔的渴望。

“桂叶尚飘飘,蕙草下习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桂叶和蕙草的轻盈随风摇曳,暗示了清风楼环境的宁静与优美。“平生眼豁开,脱然凌羽翼”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仿佛能凭借清风飞翔。

“对饮伴明月,故人念畴昔”流露出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饮酒,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情感真挚。“咏歌何穆如,援琴更幽寂”通过吟唱和弹琴,传达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诗意氛围。

最后两句“慈乌绕难老,霅溪非其匹”以慈乌环绕比喻叶公父子的长寿与德行出众,而霅溪则显得平凡,以此强调清风楼的不凡之处。“华阳三层上,松韵亦萧瑟”则以华阳山上的松声为背景,增添了清风楼的孤高与深远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风楼的景色,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题明发所画访戴图渠自有诗

扁舟雪夜兴,千载风流存。

诗画能幽绝,不似诸王孙。

兴多却易尽,一世复何待。

伧父莫骂予,犹且不见戴。

形式: 古风

题琦公赞光堂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自藏。

奈何一世中,暝醉不我臧。

收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自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鸾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鄜州牡丹

牡丹憎我真恶客,不解饮酒不吟诗。

欣持一尊劝花饮,那知不醉但淋漓。

尔花既醉应似我,耿耿一世几伤悲。

绿珠楼下香犹在,西子舟中意尚迟。

三尺晏婴频欲杀,尔何夭矫寻常为。

沅湘草木共憔悴,幽兰何足九畹滋。

昔人妙语不尔发,顾我安得有好辞。

晚来亦解意自足,秀色直可餐待肥。

形式: 古风

飘流

飘流北客江之左,自问行藏语亦难。

江上即今无盗贼,浪中何日不风寒。

曹潘鼙鼓于兹见,王谢风流何处看。

归客不知朱雀好,但誇明月洛南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