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笑

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

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

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生活出乎意料地没有烦恼,我内心并不厌恶贫穷。
讨债的人纷纷索要钱财,赊药让我对医生心存歉疚。
守丧期间,高尚的品行似乎都已耗尽,时常惊讶于世态的变迁。
连破旧的书籍也懒得去翻阅,满架的书籍任由灰尘覆盖。

注释

无忧恼:没有烦恼。
岂:哪里。
厌:厌恶。
贫:贫穷。
索钱:讨债。
纷债主:众多的债主。
赊药:赊欠药物。
愧医人:对医生感到惭愧。
坐丧:守丧。
高标:高尚的品质。
尽:耗尽。
俗态新:世俗的新面貌。
残书:破旧的书。
懒读:懒得阅读。
付埃尘:任由积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困顿中所表现出的超然物外的态度。开篇"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表明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个人贫穷并没有过多的烦恼,他的心态平和,不以物喜。不为外界所动。

接着"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进行描绘。诗人不得不向债主讨钱,又要向医生借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窘迫处境。但即便如此,他仍旧保持着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尊严,不至于陷入愧疚之中。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则是诗人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观察。他坐在失去光彩的高大建筑旁,发现世态万象常在变化,有时候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感到惊讶。这里的"丧"字用得甚妙,既有物质上的损坏,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失落。

最后两句"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则显示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态度。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已对那些散落的、不完整的书籍也感到阅读乏味。这些书籍原本承载着文化传承,现在却被遗忘在满是灰尘的书架上。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一种豁达看待。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九日早起行园

白发萧萧一秃翁,披襟扶杖早凉中。

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

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

若非守禦孤城闭,谁有幽居似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四月二十二日别江州谢送者

出城烦送客,童稚亦相随。

貌比初来老,行因共语迟。

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欲识阳关曲,唯须诵此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四月二十六日雨后添严军南击贼寨

端许忧差减,宁容病寖侵。

添兵薅草寇,垂早降梅霖。

寨破山无险,田高水亦深。

著书垂不朽,或可遂初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四月二十日客言兵所不至麦有黑虫食之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