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铜雀台

舞罢歌残人不来,遥看漳水浸层台。

昔时上食今能否,何处埋身未许开。

夜静月明闻急管,秋深露白见荒苔。

河边芳树年年绿,空使高情想邺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荒凉景象与历史变迁之感。首句“舞罢歌残人不来”,以歌舞的繁华与人的离去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着“遥看漳水浸层台”一句,通过远眺漳水与铜雀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遗迹的孤独与寂寞。

“昔时上食今能否”,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昔日荣华不再的感慨。“何处埋身未许开”,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归宿,引人深思。

“夜静月明闻急管,秋深露白见荒苔”,这两句通过夜色、月光、急管声和秋日的露珠、荒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幽远的氛围,强化了对铜雀台往昔辉煌与今日衰败的对比感受。

最后,“河边芳树年年绿,空使高情想邺才”,以河边常青的树木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朽,同时反衬出人类文明的短暂与易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才华与命运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6)

薛服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秋日作

高楼独倚思何穷,凉雨西来万点风。

不觉三时迁病里,复惊一叶落愁中。

早年涉世游方倦,即日归田貌已翁。

更恐秋声容易至,明朝闻杵又闻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金山寺

潮汐难磨万古尘,老龙无地斲浮根。

戴鳌水弱低三岛,补石天开露一痕。

浪涌兔沈瓜步月,雨腥蛟送秣陵云。

时听梵刹传僧呗,柏子香飘半塔熏。

形式: 七言律诗

长淮

千里淮流势若奔,咆哮西下地平吞。

天吴激浪来江口,鬼伯推潮出海门。

疏雨数声云入浦,远林一抹水连村。

溯流有客登瀛去,路入青河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梧江

渔家生计少经营,暖饱时供不慕名。

撒网唱歌郎首白,鸣榔和曲妇裙青。

鸬鹚小雨滩头梦,鸥鹭轻风世外情。

行客独为车马累,重听蛮唱有馀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