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卢大夫新立假山

岩谷留心赏,为山极自然。

孤峰空迸笋,攒萼旋开莲。

黛色朱楼下,云形绣户前。

砌尘凝积霭,檐溜挂飞泉。

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

何如谢康乐,海峤独题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在岩石山谷中留步欣赏,山的形态极为自然。
孤独的山峰仿佛竹笋般挺立,山顶聚集的花朵旋即像莲花绽放。
青黑色的山影坐落在朱红的楼阁之下,云朵的形态如同绣在门户之前。
台阶上的尘埃凝聚成浓重的雾气,屋檐流下的水珠如同悬挂的飞泉。
树木幽深遮掩了壶中的月光,花香弥漫如同洞天仙境。
这景致如何比得上谢灵运,他独自在海边山岭题写诗篇。

注释

岩谷:岩石间的山谷。
留心赏:特意停留下来欣赏。
为山:形成的山体。
自然:天然,非人造。
孤峰:孤独的山峰。
空迸笋:形容山峰像竹笋般突然耸立。
攒萼:聚集的花萼。
旋开莲:迅速开放如同莲花。
黛色:青黑色,常用来形容山色。
朱楼:红色的楼阁。
云形:云的形状。
绣户:装饰华美的门户。
砌尘:台阶上的尘埃。
积霭:累积的雾气。
檐溜:屋檐滴水。
飞泉:飞溅的泉水。
树暗:树木茂密显得昏暗。
壶中月:比喻隐蔽的月光或仙境。
花香:花朵的香气。
洞里天:比喻幽静美好的境地。
何如:怎能比得上。
谢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
海峤:海边的山岭。
独题篇:独自题写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首句“岩谷留心赏,为山极自然”表明诗人在山谷间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妙之中,感受着山川的自然野趣。

“孤峰空迸笋,攒萼旋开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植被和独秀的山峰。其中,“孤峰空迸笋”形象地表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长满了苍郁的竹林,而“攒萼旋开莲”则细致勾勒出荷花在清泉中的生长状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黛色朱楼下,云形绣户前”两句转而描写了山中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其中,“黛色朱楼下”暗示了楼阁的精致与幽静,而“云形绣户前”则将云雾之美与室内装饰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砌尘凝积霭,檐溜挂飞泉”两句继续描写山中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其中,“砌尘凝积霭”形象地描述了墙壁上岁月的沉淀,而“檐溜挂飞泉”则将水流的活泼与建筑的静谧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两句通过对光影与香气的描写,使山中的景致更加生动。其中,“树暗壶中月”将月亮透过树木投射到小巧的空间内,而“花香洞里天”则描绘出在幽深的洞穴中,依旧能感受到花的芬芳与自然之美。

最后,“何如谢康乐,海峤独题篇”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的生活状态的满足和愉悦,以及对比自己与古代隐逸谢安、康乐的共同情怀。这里的“海峤独题篇”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独自创作着自己的文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金陵阻风登延祚阁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

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

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夕宴李侍御宅

公子徵词客,秋堂递玉杯。

月高罗幕卷,风度锦屏开。

凤管添簧品,鹍弦促柱哀。

转喉云旋合,垂手露徐来。

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

蛩声闻鼓歇,萤燄触帘回。

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

解酲须满酌,应为拨新醅。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从兄别驾归蜀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