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派.法眼

溪光野色浸楼台,一笛遥闻奏落梅。

风送断云归岭去,月和流水过桥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宋朝释普鉴的《五派·法眼》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光影、声音与流动之美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句“溪光野色浸楼台”,开篇即以“浸”字生动地描绘了溪水与周围景色相互交融的情景,楼台仿佛被自然之光所浸润,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接着,“一笛遥闻奏落梅”,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与“落梅”相呼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听觉元素,也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或许是在冬日里,梅花飘落,笛声悠扬,更添几分凄美与深邃。

“风送断云归岭去”,风吹动着残云,使其缓缓向山岭移动,这一动态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轻盈与自由,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最后,“月和流水过桥来”,月光与流水一同穿越桥面,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通透,仿佛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

释普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首(其一)

拈花亲付老头陀,平地俄兴一丈波。

后代钉椿摇橹者,竹篙量水转譊讹。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二首(其二)

你若无心我也休,鸳鸯帐里懒抬头。

家童为问深深意,笑指纱窗月正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沙边

晚雨涨平堤,沙边独杖藜。

长风催雁北,众水避潮西。

楚客相逢少,吴天入望低。

故园无路到,春草自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东川春日

巴蜀三年客,江湖万里情。

沧波何处尽,归棹几时行。

世态浮云变,春愁细草生。

群山遮望眼,片月上高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