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二)

星星薄晕早经霜,华发参差感野塘。

万里烟尘回紫塞,十年风雨怨青箱。

纤腰零落伤南国,故垒萧森忆汉王。

攀尽长条还送别,离人肠断冶春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的景象,诗人以“星星薄晕”开篇,巧妙地将星星的微光与薄霜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华发参差感野塘”,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鬓发斑白,触景生情,引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万里烟尘回紫塞,十年风雨怨青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边疆,面对着无尽的风沙与风雨,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紫塞”和“青箱”分别象征着遥远的边关和家中的书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往昔生活的深深眷恋。

“纤腰零落伤南国,故垒萧森忆汉王。”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纤腰”与“南国”相连,形象地描绘了南国女子的柔美与哀愁,同时也暗含了对南方美丽景色的怀念。而“故垒萧森忆汉王”则将思绪拉回历史,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与敬仰。

最后,“攀尽长条还送别,离人肠断冶春坊。”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诗人通过攀折长条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与痛苦。而“离人肠断冶春坊”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之痛犹如在繁华的春日里遭受寒冬的侵袭,令人肝肠寸断。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经历与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最后归结于离别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三)

何年清露拂朝衣,转盼青青作态非。

灞岸嘶烟归马杳,苏台啼恨晚莺稀。

半塘残月和愁暝,一片凉云绕梦飞。

最是翠楼凝望处,封侯心事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兴福寺次常少府韵

昔闻破山寺,今践古丛林。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感

一代蛾眉百妒并,况堪谣诼昔盈庭。

苍茫世路馀萍梗,潦倒秋怀付醁醽。

西北云山待诗卷,东南江海壮扬灵。

天涯何处无芳草,起舞中宵每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