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石篇

山中学仙人,断谷自有方。

泌水生石精,鬻之以为粮。

候火中夜起,松材袭馨香。

切以昆吾刀,间以琼茎浆。

长年尚服食,玉体生光芒。

一朝凡骨换,白日凌风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鬻石篇》由元代诗人张简所作,描绘了一位山中修仙者通过售卖特殊石头来维持生活的奇特故事。诗中充满了神秘与幻想色彩,展现出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山中学仙人,断谷自有方”,开篇即点明主题,描述了一位在山中修炼成仙之人,他掌握了断谷之术,即不需饮食也能生存。接着,“泌水生石精,鬻之以为粮”一句,揭示了这位仙人通过售卖从山中泉水中生长的石头精华作为食物,维持生活的方式。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既体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奇力量。

“候火中夜起,松材袭馨香”描绘了仙人在夜晚点燃篝火,利用松木的香气进行某种仪式或活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切以昆吾刀,间以琼茎浆”则进一步展示了仙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细节,使用珍贵的昆吾刀切割石头精华,并掺杂琼浆,这不仅增加了生活的仪式感,也暗示了这些物质具有特殊的功效。

“长年尚服食,玉体生光芒”表明仙人长期服用这些特殊的食物,不仅保持了身体的健康,还使得他的身体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升华和外在形象的完美。最后,“一朝凡骨换,白日凌风翔”是全诗的高潮,描述了仙人最终摆脱了凡人的肉体束缚,实现了羽化登仙,能够在白昼中飞翔于天际,达到了人类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

收录诗词(31)

张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兰题姚节妇金氏传后

幽兰生深谷,靡靡多容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

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

掩抑发鸣琴,声尽馀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玉笙引

我尝蹑轻鸿,浮空度瑶阙。

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

仙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

昆崙十三凤,飞舞相和鸣。

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

自从失脚堕尘世,飞梦尚缭芙蓉城。

浮丘公,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电。

云和妙曲杳无闻,万壑松风洗清怨。

形式: 古风

次韵寄铁崖

铁笛先生老更迂,摩空有赋拟相如。

奇文一变中吴学,大□犹编后世书。

绛帐风摇珠络索,水窗云沁玉蟾蜍。

小娃唱得新翻曲,多是芳亭春雨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寄云林

栖神之山云雨齐,雪消春水涨横溪。

长松正与层楼对,高士还同独鹤栖。

每见迂名嗤薄俗,绝无尘事恼清闺。

燕游一月不归去,应爱竹林莺乱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