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溪水流走,花儿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往事如梦,离家万里,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树枝上杜鹃在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长年断绝,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五湖的风景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

注释

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
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
绝:一作“别”。
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
满镜:一作“两鬓”。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天的黄昏景象和离别之情。开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通过对自然界中水流不息、花瓣凋零以及春风吹拂而过的情境描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情绪。接下来"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诗人通过对远方家园的怀念和夜深人静时鸣叫的小鸟形象,把这种离愁推向了深处,表达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随后"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一句,则是诗人在感叹书信久断,无法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情况下,转而反映出自己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的现实,从中透露出一种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不再执着于返回故乡,也许这样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在这片广阔的自然风光中,任何人都无法与之争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以及对于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

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

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

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

月上僧归后,诗成客梦中。

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

形式: 五言律诗

琴曲歌辞.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望韩公堆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渺关山西接连。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