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名为《和荅西巢友人(其二)》。诗中描绘了离别之情与对远方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过往英雄豪情的追忆。
首联“萍槎无柰此离襟,堪听南冠更楚吟”,以“萍槎”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同时,“南冠”借指囚徒,此处暗含被羁绊或束缚之意,与“楚吟”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
颔联“远树依依浮浦出,澄江脉脉向秋深”,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江边的宁静与美丽。远树与浮浦的和谐共存,澄江在秋色中缓缓流淌,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颈联“星河未蚀干将气,尘土空怀壮士金”,转而抒发对英雄豪情的怀念。尽管星河不改,但英雄的气概却如同干将剑一般,永不磨灭。然而,在现实的尘世中,人们只能空怀壮志,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表达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感慨。
尾联“北往南来将底事,倚看孤鹤背枫林”,以“北往南来”象征人生的奔波与追求,而“将底事”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人们在忙碌与奔波中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最后,诗人通过倚看孤鹤背枫林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又有对英雄豪情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