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一)》。诗人通过颂扬天祚文皇(指唐代的文治君主)的美德和其推行的雅正之道,表达了对开明政治的向往。"纳忠裨阙政"赞美了文皇接纳忠良,弥补政务的不足,"偃革致昌期"则强调通过停止武力征伐,带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接着,诗人惋惜历史的教训未能长久铭记,"人亡鉴遽隳"暗指随着人的逝去,前人的智慧和教训似乎也随之消失。然而,"数行遗奏在"表明仍有遗留的奏章记录着历史,这些文字依然能触动人心,令人深思。整首诗以历史为鉴,寓含了对历史经验和统治者的敬仰与反思。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士行勤武力,机鉴信良哉。
国赖桓文业,人推葛陆才。
殊祥双鹤至,吉梦八门开。
终始全高节,诚因左翼推。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