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骑牛图

汗血声利场,举世循一轨。

霜风老觳觫,松路石齿齿。

牛瘦仆夫疲,累累山谷里。

两翁非病狂,顾独不取彼。

牛背有佳处,未可语俗子。

夷齐向千载,凛凛有生气。

试问齐景公,乌用马千驷。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汗血宝马,世间万物遵循同一规则。
寒风吹过,老弱的动物颤抖,松林小道石头裸露如牙齿。
牛瘦弱,驾车的人疲惫,山谷间满是艰辛的景象。
两位老人并非疯狂,只是他们不追求世俗的财富。
牛背上自有乐趣,这些无法与凡夫俗子分享。
伯夷和叔齐的精神千年流传,依然充满生机活力。
试问齐景公,为何要拥有那么多的马匹呢?

注释

汗血:比喻努力或竞争激烈。
声利场:形容竞争激烈的地方。
觳觫:因恐惧而颤抖。
松路:松林小路。
石齿齿:形容石头突出像牙齿。
牛瘦:形容牛的瘦弱。
仆夫:驾车的人。
累累:形容众多。
病狂:疯狂追求。
不取彼:不追求世俗的财富。
牛背有佳处:牛背上的特殊体验。
俗子:普通人。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
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
生气:生命力。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
乌用:为何要。
马千驷:千匹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驾驭牛车,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开篇“汗血声利场,举世循一轨”表明了牛只有一条道路可行,且是辛勤工作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人生艰难,只能沿着既定的路径前进。“霜风老觳觫,松路石齿齿”则形容了秋风中树木的枯萎和山路上的坎坷不平,给人一种岁月悠长、自然沧桑之感。

“牛瘦仆夫疲,累累山谷里”表现出牛因劳作而消瘦,老者也在辛勤地工作,显露出生活的艰辛和劳动者的不易。紧接着,“两翁非病狂,顾独不取彼”中“两翁”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里表达了即便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老者依然坚守自己的选择,不随波逐流。

最后,“牛背有佳处,未可语俗子”意味着在牛背上看到了一片美好的景象,但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夷齐向千载,凛凛有生气”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和生的力量。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老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个人选择、不随世俗浮沉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题新安佥厅拄笏亭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嶪。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形式: 古风

赠吴令君

绿槐庭院锁薰风,双双乳燕穿帘栊。

石榴花蹙宫罗样,荔子枝翻蜀锦红。

海山秀色藏日色,衮作英豪仪上国。

鹏翼澜翻徙北溟,龙媒夭矫东西极。

高踪逸韵不容攀,家声世德以蝉联。

吏能精锐龚黄上,人物风流晋宋间。

海宁岩邑千山底,牛刀割鸡聊尔耳。

卷入河阳满县花,风行郑国垂街李。

往岁如今杅桐空,今年衣褐足虞冬。

往岁如今新陈腐,今年麰麦盈千钟。

田家宴喜歌时丰,咸知阴相有神功。

炰羔击豕趋城东,金璧楼台烟霭中。

瞻彼南山遥举酒,插花起舞为君寿。

神人欢乐何其多,令君福禄如山河。

形式: 古风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

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

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运。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荷花落日照酣红。

雨过遥山翠重。老作宫祠散汉,本来田舍村翁。

腰缠三万禄千钟。也是一场春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