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邻僧惠古杭芦管兔毫

黄芦笠泽剪秋雨,褐兔中山俘饱霜。

千里能随云衲远,数君肯顾草庐荒。

无情书传方高阁,何处尘埃有画墙。

留与素翁修菊谱,寒花吹入墨云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艾性夫所作,名为《酬邻僧惠古杭芦管兔毫》。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也融合了作者的感怀和情趣。

黄芦笠泽剪秋雨:这是描写雨水滋润芦苇的情景,通过“黄芦笠泽”这一生动形象传递出秋天的湿润气息。同时,“剪秋雨”则是借用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褐兔中山俘饱霜:这两句通过对兔毫(一种书写工具)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古典文化的尊崇和怀念。这里的“褐兔”指的是古代用来制作毛笔的材料,而“中山俘饱霜”则是形容毛笔吸收了丰富的水分,准备书写。

千里能随云衲远:这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云衲远”,诗人传递出一种无边界的想象空间和心灵的旅行。

数君肯顾草庐荒: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朋友是否愿意来到自己的简陋住所。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召唤,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简单、纯粹状态的向往。

无情书传方高阁,何处尘埃有画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献的珍视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同时,“何处尘埃有画墙”则是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和怀念。

留与素翁修菊谱,寒花吹入墨云香:诗尾两句通过“留与素翁修菊谱”,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希望能够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而“寒花吹入墨云香”则是对这种记录方式的一种浪漫化表达,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书写工具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友情以及个人精神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庭翠陈善夫

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撚髭

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滕王阁

木老江空雁阵秋,阑干倚尽思悠悠。

舞衫歌扇落春梦,山雨浦云牵暮愁。

半壁夕阳千古在,几朝王气一时休。

献陵无树供寒雀,信是劳生枉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友人归隐图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

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

但知樵客当辞汉,莫与渔郎说避秦。

早晚相从弄明月,细听唤铁响苍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