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其六)

目击泄天机,梅天散花雨。

稽首毗卢师,和南法身主。

风光遍大千,捏在毫端聚。

多劫修来是浪传,一念不生倾肺腑。

从此儿孙遍世间,活计清虚争检古。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翻译

亲眼目睹了天机泄露,如梅花盛开的雨天。
向毗卢师行稽首礼,他是佛法身体的主宰。
美好的景色遍布整个宇宙,都凝聚在笔尖上。
经过无数世的修炼才流传下来,一个念头不生,让人感动至深。
从此子孙满天下,人们追求清静生活,争相研究古老智慧。

注释

泄:泄露。
梅天:梅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清雅。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尊敬。
毗卢师:可能指代佛法高僧。
法身:佛教中指佛的本质或化身。
毫端:笔尖,比喻精细之处。
多劫:许多个轮回。
浪传:随意流传。
倾肺腑:深深打动人心。
活计:生活,谋生之道。
清虚:清静虚无,指理想的生活状态。
检古:研究古代文献,寻求智慧。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自然景象和修行体验为载体,表达了对佛法奥秘的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目击泄天机,梅天散花雨"描绘了诗人亲见的如梅花般洁净的春雨,暗示着佛法的无常与空灵。"稽首毗卢师,和南法身主"是对佛法导师的敬仰,表示对佛法真理的认同。

"风光遍大千,捏在毫端聚"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画卷在笔尖凝聚,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直指人心的教义。"多劫修来是浪传,一念不生倾肺腑"则揭示了修行的真谛,认为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积累。

最后两句"从此儿孙遍世间,活计清虚争检古",寓意修行者希望将这种清净的生活方式和智慧传承给后世,鼓励人们追求简朴而深邃的精神生活。

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收录诗词(84)

释师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十八首(其七)

粗疏带出莲花笠,济楚披来粪扫衣。

拈起少林无孔笛,左瞻右盼两头吹。

声声慢,拍拍随,听者虽多和者稀。

曲遍欲休休不得,知音知后更谁知。

形式: 偈颂

船子赞

孤踪短艇寓江滨,眼盖乾坤彻骨贫。

接了夹山钻入水,至今恩怨不曾分。

形式: 七言绝句

四圣赞(其三)

稽首文殊,本非延促。柏短松长,山青水绿。

星移斗转,日行月逐。开眼合眼,一切具足。

形式: 四言诗

四圣赞(其二)

稽首观音,全彰妙有。鹤唳青霄,莺啼绿柳。

鼓响钟鸣,椎鸡打狗。不落诸缘,通身眼手。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