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济上酒楼的追忆与感慨。首句“济上有酒楼,醉仙像在兹”,点明地点与主题,酒楼之上,悬挂着醉仙的画像,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我来一瞻拜,怅矣不同时”表达了诗人亲自前来瞻仰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与醉仙未能同时共处的遗憾。
“孤城临孔道,处处飏青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荒凉的画面,孤城矗立,青旗飘扬,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出了对过去饮酒聚会场景的回忆:“当时贺李辈,偶此泛金卮”。这里提到的“贺李辈”可能是指当时的文人雅士,他们在酒楼中举杯畅饮,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物与场景都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后人的纪念与追思:“后人表芳躅,就地搆魏祠”。诗人感叹于历史的变迁,人们为了纪念前人的事迹,建造了祠堂,但这并不能完全保留他们的精神与影响。
最后,“因悟贤达徒,所过留音徽。方其混酒廛,悠悠孰见知。饮者留其名,斯语信戏辞。”诗人深思熟虑,意识到即使是贤达之人,他们的足迹与名声也终将随时间消逝,只有那些在酒肆中留下名字的人,或许还能在后人心中留下些许印象。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