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大涤山的道士的生活景象。"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表达了道士年纪虽长但面貌仍像孩子般纯真,而且他们用自然界中的叶子作为衣物,无需世俗的华丽装饰。"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则是说道士拥有一把老旧的琴,其表面未经打磨,但它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而即便是枯萎的柏树,也能散发出自然的芬芳。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树精被比喻成忠诚的老仆人,而石头中的空洞则像干粮一样供给他们食物。最后两句"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展现了道士在松树下安静地坐着,不与世俗交流,只是享受着天然的清风拂拂头发,感到一丝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