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开篇“一湾新绿护茅庐”,以“新绿”点明春天的气息,绿意盎然的景象围绕着简朴的茅屋,营造出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接着,“草细泥松已可锄”,细腻地描绘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草木初生,泥土湿润,正是适宜农事的好时机。
“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宁复进农书”,通过对比老农与官员的行为,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与官员对农民生活的疏离。老农只知道在春社之时分享美酒,而官府是否关心农事,是否深入田间指导,却成了疑问,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
“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忙碌。莺歌燕舞,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轮回;而人烟之外,是农民们忙碌于蚕麦之间的生活,谷雨过后,正是收获与播种的关键时期。
最后,“我爱赋归陶令尹,柳边时见小篮舆”,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的喜爱。在柳树旁,偶尔可见轻便的小车,象征着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