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题为《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自我的形象,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本迂疏落拓人”,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明自己性格的疏阔和不拘小节,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接着,“满头霜雪满怀春”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霜雪,而内心却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诗人虽年岁已高,但精神依然饱满的状态。
“登山有屐身恒健,挂壁无弦趣更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登山时脚踏木屐,身体保持健康;挂壁上的琴不再弹奏,反而让心灵更加纯净。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往岁效官殊慢浪,老来学佛离贪嗔”则回顾了诗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生活阶段。年轻时在官场混迹,难免会随波逐流,如今老去,转而学习佛法,远离欲望和嗔怒,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却怜卫鹤齐鸡辈,空费心机不庇身”一句,诗人以卫鹤和齐鸡为喻,讽刺那些为了名利而费尽心机的人,最终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庇护或幸福。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诗人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语言质朴而富有哲思,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