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生日二首(其一)

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

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

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馀年看太平。

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两位老翁虽然年迈,但精神依旧健旺,笔力雄健能驾驭鲸鱼。
晚年他们各自务农,共同守护社区,曾一起拜见皇帝进入朝廷承明殿。
他们不以白发之身自居遗老,还期待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太平。
自古以来,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后继者,但他们两人足以主持文坛的团结和繁荣。

注释

两翁:指两位老人。
殊:特别,尤其。
精悍:精神旺盛,有力。
笔力:书法或写作的力量。
掣鲸:驾驭鲸鱼,比喻力量强大。
为农:务农,从事农业生产。
保社:守护社区,维护社会秩序。
承明: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华发:白发,指年纪大。
遗老:年老退休的人。
太平:社会安宁,天下太平。
文章家:擅长写文章的人。
鲜继:很少有后继者。
弓寮:比喻文坛,弓箭手的聚集地象征文人墨客。
主齐盟:主持文坛的团结和领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但仍充满活力和才华的老者的形象。"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表明尽管双鬓斑白,但他的才思依旧敏锐,文笔自由自在,犹如能提起大鱼一般,显示了作者对这位老者文采的赞赏。"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则透露了诗人可能是退隐田园,以耕作为生的意愿,或许曾经有过朝见皇帝、献策进言的经历。

接下来的"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馀年看太平"表达了诗中人物对于自己虽然已成白发老人,但仍抱持着希望看到社会安定和谐的美好愿望。最后两句"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则强调了这位老者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他能够像掌控战事的将军一样主宰文字的联盟。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越年龄限制、依旧怀抱理想与才华的生命态度,以及对于文学和社会和平深切的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其七)

趁潮生处先抛网,卧月明中不脱蓑。

晚学铜人缄不语,早知铁汉钝难磨。

嗫嚅吾欲多长庆,钩画君真逼永和。

自剔灯花看吟草,夜阑不觉晓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其四)

宾戏两翁迂阔甚,金章换得笠并蓑。

君从老艾传衣钵,仆似元城耐捣磨。

岁晚石交惟竹伴,古来鼎味待梅和。

冻泥滑滑村居僻,今雨无人肯见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其六)

尽卸丝鞭并席帽,全装雨笠与烟蓑。

国南秦畤坛方筑,塞北燕然石未磨。

本草书难寿炎帝,长绳系不住羲和。

回仙郎在人间世,万一飘然袖剑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其三)

矍铄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爱衣蓑。

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鸣寒苦几时和。

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