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其二)

春馀池圃似郊村,吏散斜晖半府门。

燕雀不知争底事,啁啾言语到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春天过后,池塘和园圃显得像乡村一般宁静
官员们下班后,夕阳斜照在府衙的一半大门上

注释

春馀:春天剩余的。
池圃:池塘和园圃。
郊村:乡村。
吏散:官员们下班。
斜晖:夕阳。
半府门:府衙的一半大门。
燕雀:燕子和麻雀。
争底事:为什么争吵。
啁啾:鸟儿的鸣叫声。
言语:交谈。
黄昏:傍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园林图景。开篇"春馀池圃似郊村"一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宁静的春天园圃之中。"春馀"二字传递出春光照耀下的温馨与柔和,而"池圃"则是古代园林中的常见景象,透露出一种田园诗意。"似郊村"四字,则将这种宁静的氛围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境。

接下来的"吏散斜晖半府门",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描绘了时间流逝和光阴变幻的情景。这里的"吏散"指的是官员们在日落时分散归家,而"斜晖半府门"则形象地表达出夕阳西下的情境,以及这种时候官府大门前所呈现出的宁静与安详。

第三句"燕雀不知争底事",通过小鸟的行为来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燕子和麻雀都是常见的小鸟,它们在诗中往往象征着世间纷扰。在这里,它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似乎在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并不值得过于纠结。

最后一句"啁啾言语到黄昏"则继续强化了这种宁静无忧的氛围。小鸟的叫声在黄昏时分显得尤为清晰,仿佛它们也在享受这份宁静,与诗人共同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红尘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其一)

茅栋山楹抱曲池,孤怀终日此忘归。

生平方寸无机械,庭下群鸥且莫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其二)

两扶天御陟圆丘,璧月珠星拂綵旒。

谁识从官兴感夜,卧听寒柝宿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其一)

阳郊陪礼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正月十日作(其一)

万里春晖荡晓空,芳心何处不融融。

惟馀两鬓无情雪,最耐人间解冻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