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更与何人共寂寥,竹君时引到溪桥。
是家大似东郭子,能使人之意也消。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片宁静与淡泊之境。诗人通过“更与何人共寂寥”一句,表达了独自面对寂寥心境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接着,“竹君时引到溪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引导者,引领着诗人走向溪边的小桥,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
“是家大似东郭子”中的“东郭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隐士的形象,常被用来象征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里诗人以“大似”来强调这种生活状态的深远和真实,表明自己对这种生活的认同与向往。
最后一句“能使人之意也消”,则直接点明了这种环境或生活状态能够让人的心意得以平复,消除内心的纷扰与焦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审美情趣。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尚有小桃凌奼女,岂无大杓饮衰翁。
老来不复谈坚白,醉去犹能爱浅红。
便当权阁太常斋,药灶于傍手自煨。
须信子鱼藏妙理,坐令母蟹愧几才。
刀头定向何时得,剑脊频将好意来。
老去少陵虽病肺,尚堪持此荐寒醅。
世中贫富两浮云,已著居陶比在陈。
就使真能去穷鬼,自量无以致钱神。
柳车作别非吾意,竹马论交只汝亲。
前此半痴今五十,欲将知命付何人。
望君挹取裒然首,为我迂回长者车。
璧玉已闻归间道,足音那复念逃虚。
卑微官职缘亲屈,眊氉情怀赖酒除。
政使登名似韩子,十年曾不补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