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辞官归隐,与渔夫樵夫为伴的生活场景。首句“白发催人不肯饶”以白发生长比喻时光流逝,暗示诗人已至暮年,不得不面对岁月的无情。接着“辞官归去伴渔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选择远离官场,与自然界的渔民和樵夫为伍。
“青山如画曾相识”一句,通过将青山比作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熟识与喜爱。而“黄鹄高飞未可招”则以黄鹄(天鹅)高飞不可触及,象征着诗人虽心怀高远,却难以实现的理想或目标。
“束我旧书还旧隐”表明诗人携带着往昔的书籍回到隐居之地,既是对过往知识的珍藏,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看他尘世竞尘嚣”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池头有子当年少,染翰时时献帝尧”描绘了一幅年轻学子在池边学习,不时向古代圣贤献礼的画面,寓意着后辈的传承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