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希颜提举博士谒叶公左丞于石林公遗之诗属余次韵》。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以及对学问与才智的推崇。
首句“刘侯磊落人中杰”,开篇即以“刘侯”作为赞美对象,形容其为人豪迈不凡,卓尔不群,如同众星中最耀眼的一颗。接着“半生尘土略如我”,既表达了对刘侯经历的认同,也暗含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流露出一种与友人共勉的情感。
“酒酣气与天低昂,长笑拘儒费膏火。”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刘侯在饮酒畅谈时的豪情与自信,他的气度仿佛能与天空相接,对那些拘泥于书本的学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努力不过是徒劳。这不仅展现了刘侯的豁达与智慧,也体现了诗人对真正才华的欣赏与推崇。
“虺隤一马上高岗,怪来喜色犹扬扬。”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刘侯在某个高处(可能是指职位或成就)上依然保持谦逊和喜悦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也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这种精神状态令人钦佩。
最后,“探得骊珠携满袖,明月挂空无价偿。”这两句以“骊珠”比喻珍贵的知识或才华,暗示刘侯不仅拥有丰富的学识,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自如,如同明月照亮黑暗,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这不仅是对刘侯个人才能的高度赞扬,也是对知识力量的深刻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刘侯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才华、智慧与高尚人格的颂扬,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与共同成长的珍视。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将这些主题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曲对真知灼见与卓越品质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