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五首(其一)

荷锄东轩下,其雨候檐隙。

雨甚百草长,忧我豆苗瘠。

呼儿辟其芜,刈草见蚓迹。

匪云理荒秽,聊以摅晨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东轩劳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首句“荷锄东轩下”,诗人以“荷锄”这一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农人手持锄头,准备在东轩这块田地上劳作的场景。这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开始。

接着,“其雨候檐隙”一句,通过观察屋檐滴落的雨水,预判天气情况,体现了农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依赖,以及他们对农事时机的把握。

“雨甚百草长,忧我豆苗瘠。”两句,通过对比雨量与作物生长状况,表达了农人对豆苗生长状况的担忧。豆苗在雨季中容易生长茂盛,但也可能因积水而营养不良,这反映了农人对作物生长周期的深刻理解及对丰收的渴望。

“呼儿辟其芜,刈草见蚓迹。”农人唤来孩子,一起清除杂草,揭示了农事劳动的集体性与家庭协作的特点。通过观察蚯蚓留下的痕迹,进一步展现了农人对土地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匪云理荒秽,聊以摅晨夕。”最后两句,农人并非单纯清理荒废的土地,而是借此消磨时间,抒发情感。这既是对农事劳作的一种态度,也是对生活的诗意化表达,体现了农人在繁重劳作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农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自然哲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东轩五首(其二)

世乱亲蔬食,谙兹稼穑言。

力耕愧未能,治圃给盘飧。

瓜壶吐馀犀,晞阳及朝暾。

理乱不深询,挥锄长闭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东轩五首(其三)

晨起先众鸟,交交语前楹。

无营物自亲,朝饥向我鸣。

瓶粟幸有馀,饮啄绕舍行。

闵默愧素飧,学稼实其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轩五首(其四)

众卉日夜生,候变识时至。

万物良自荣,宁复忧其悴。

块然少所娱,翩翩见唐棣。

浩荡春风中,欣戚非有意。

形式: 古风

东轩五首(其五)

薄游每晚归,落日星未起。

孺子候我至,洒扫亦可喜。

虽无园林胜,亦自纷红紫。

养疴远世荣,敢曰从黄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