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临处所见落日景象与心境。诗中“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阔的情感。下一句“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则是对佛法中所述众生皆有佛性和宇宙之广阔的联想,显示了诗人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四句“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大雁在清晨的霜冻之后归来,孤独的船帆消失在远处的树木之间;诗人心中对于朋友离别的哀伤,只能眼望着萧索的枝头,在寒风中寻觅往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它不仅展示了高适在抒发胸臆上的功力,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宇宙以及佛理的深刻领悟。这是一首融合了写景、抒情与思索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
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轻。
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
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