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声声慢(其二)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

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

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

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

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

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

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

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严寒应当已经消退,明媚的阳光增添了白天的长度,但百花还未敢率先绽放。
冷艳的花朵散发出幽香,分享着溪水南岸的春意。
花瓣如酥油般慢慢凝结成白色花蕊,均匀地洒在碧绿的琼枝上。
心中愁绪难断,担心美好的时光会被三次演奏的乐曲声打断,那时溪边会飘落雪花。
应该是酒席将尽,四周寂静,只有冰清玉洁的花朵残留香气。
微风吹过,清雅的姿态仿佛在向谁含情脉脉诉说。
花儿的心意像在低语,也怜惜那些风流才子。
期待着宴会的赏玩,与美人相伴,在月光下采摘花朵。

注释

寒:寒冷。
丽日:明媚的阳光。
拆:绽放。
冷艳:冷艳的花朵。
酥:形容花瓣细腻。
素蕊:白色花蕊。
韶华:美好的时光。
玉肌冰格:形容花朵冰清玉洁。
脉脉:含情脉脉。
风流词客:风流才子。
娇娥:美女。
摘:采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语言优美,意境幽雅。"寒应消尽,丽日添长"两句写出了冬去春来,气候转暖,阳光照耀之下的温馨场景,百花虽未盛开,但已经有了生机,不敢先行绽放。

"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一句则将春天的清凉与花香结合,通过对比手法,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调酥旋成素蕊"描写的是花朵在阳光下逐渐绽放的生动场面,而"向碧琼、枝头匀滴"则是将春雨细腻地渲染在诗中。

"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这几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忧伤,以及对美好事物可能被破坏的担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则是借用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将春日里独自赏花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生动。

"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一句通过对微风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柔和与忧郁。"芳心向人似语, 也相怜、风流词客"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以及他希望与同道中人的共鸣。

最后,"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一句将赏花、品酒与月光相结合,营造出一个悠闲而又不失雅致的情境。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这首无名氏的作品,在唐末宋初的文学史上虽然不及其他一些著名诗词流传广泛,但却以其独特的意境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胜胜慢/声声慢(其一)

严凝天气,近腊时节,寒梅暗绽疏枝。

素艳琼苞,盈盈掩映亭池。

雪中欺寒探暖,替东君、先报芳菲。

暗香远,把荒林幽圃,景致妆迟。

别是一般风韵,超群卉、不待淡荡风吹。

雅态仪容,特地惹起相思。

折来画堂宴赏,向尊前、吟咏怜伊。

渐开尽,算闲花、野草怎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荔子丹

斗巧宫妆扫翠眉。相唤折花枝。

晓来深入艳芳里,红香散,露浥在罗衣。

盈盈巧笑咏新词。舞态画娇姿。

袅娜文回迎宴处,簇神仙、会赴瑶池。

形式: 词牌: 荔子丹

误桃源

砥柱勒铭赋,本赞禹功勋。试官亲处分,赞唐文。

秀才冥子里,銮驾幸并汾。恰似郑州去,出曹门。

形式: 词牌: 误桃源

贺圣朝.预赏元宵

太平无事,四边宁静狼烟眇。

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

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

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美人巧。

宝箓宫前,咒水书符断妖。

更梦近、竹林深处胜蓬岛。笙歌闹。

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只恐后月,阴晴未保。

形式: 词牌: 贺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