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声长笛海门秋,云树苍茫耸戍楼。
凭吊高歌缘底事,废兴祇合问江流。
这首诗描绘了海门秋色中的一幕,通过长笛声引出一幅云树苍茫、戍楼耸立的画面。诗人以“凭吊高歌”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将“废兴”与“江流”相联系,寓意深刻。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深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不详
一名秉均。长住台湾台北艋舺,耕读传家,清代贡生,日治后曾任台北县参事、旧惯调查会委员、台湾日日新报编辑。长于诗文书画,师承黄中理。曾参加日本人“玉山吟社”诗会活动,著有《石樵集》八卷,已散佚。部份收录于《台湾日日新报》
召伯循行属我公,优优布政到台中。
依然飨老施恩典,又设华筵醉老翁。
黄发共沾新雨露,白头如坐旧春风。
将军节钺遥临处,夹道欢呼万岁同。
仓仓奉命赴京师,追远趋陪释奠仪。
最幸斯文今有主,维持圣学待昌期。
劳生何以慰酸哀,酒盏相逢笑口开。
祇愧江郎才已尽,今朝枉自上吟台。
非步陈思赋七哀,骚坛白战两行开。
下风如我甘长拜,尽有风流似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