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

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

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

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京城相逢携手同行,一同漫步心情愉快。
真挚的情感话语如实地流露,春天的景色慢慢展现。
突然告别征战的生活,转眼又看到祭祀的宝殿。
我在蜀地任职,你则怀思返回吴地的山岳。
欢乐之余更觉悲伤,对你的思念深切无比。
挥舞旗帜走在北林小径,站在南涧边眺望。
设宴饯别,心中充满离别的哀愁。
每日登山路上,田野上花草茂盛。
美好的友情心意相通,无需再用离别的话语告别。
尽情歌唱拔剑而起,勿以私人情感回应恩惠。

注释

京国:京城。
自:自己。
携手:手拉手。
欣:欢喜。
解颐:开颜欢笑。
的的:确实。
春物:春天的景物。
忽:忽然。
雕戎役:征战生活。
旋瞻:立刻看到。
获宝祠:祭祀的宝殿。
蜀城:蜀地。
吴岳:吴地的山岳。
归思:归乡之情。
眷殷:深情。
兹:这。
扬麾:挥动旗帜。
北林径:北林小路。
跂石:站在石头上。
南涧湄:南涧边。
壶觞:酒杯。
道路悲:离别之悲。
磴日:登山的日子。
百草:各种花草。
有美:美好的。
同人意:友情心意。
毋是:不要是。
答恩私:回应个人恩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离别之情,诗人与朋友在京城一同行走,心情喜悦,春天的景物更添分外的悠长。然而突然间,有紧急的军务需要处理,诗人的朋友须得赶赴战场去寻找宝贵的武器。而诗人自己则留守在蜀城之中,对远方的朋友充满了思念和牵挂。

诗中的情感交织,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担忧。诗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享受着与友人相处的快乐时光,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即将到来的离别之苦。

扬鞭北行,越过林间小径;跃上石头,再次望向南方的溪流。诗人在旅途中,以壶觞自酌,心中的悲伤随着道路的延伸而加深。春日里数着花朵,田野被百草覆盖,这一切都成为了离别时的无尽思念。

诗尾处“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表达了诗人认为与朋友共有的美好情谊,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述。而最后两句“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则是一种豪迈的表达,似乎是在说尽管酒宴中拔剑而起,但这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之间的私恩所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字:廷硕
  •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 生卒年:670年-727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

朝上高楼上,俯见洛阳陌。

摇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

美人不共此,芳好空所惜。

揽镜尘网滋,当窗苔藓碧。

缅怀在云汉,良愿暌枕席。

翻似无见时,如何久为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夜发三泉即事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祗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

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

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

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

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

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

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

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孙受命封。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

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

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

诏书感先义,典礼巡旧藩。

高殿綵云合,春旗祥风翻。

率西见汾水,奔北空塞垣。

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

里颁慈惠赏,家受复除恩。

下辇崇三教,建碑当九门。

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