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晚眺

古城仙鹿远,百感赴斜曛。

海气千年聚,山形九斗分。

神鸦饥啄藓,宰木蠹藏云。

何处鸣钲发,春屯又易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古老的城池中仙鹿已远去,各种情感在斜阳下涌动。
海的气息在这里凝聚了千年,山脉的形状如同九个斗星般分开。
饥饿的乌鸦啄食着苔藓,古老的树木蛀虫藏匿于云端。
不知何处传来钲声,春天的军队又要开始调动了。

注释

古城:形容历史悠久的城市。
仙鹿:神话中的吉祥动物,象征祥瑞。
斜曛:傍晚的阳光。
海气:海的雾气或灵气。
千年聚:长久的积累。
山形:山脉的轮廓。
九斗分:形容山势如九个斗星排列。
神鸦:神话中的乌鸦,可能象征不祥。
啄藓:啄食苔藓。
宰木: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树木,这里指代古老的大树。
蠹藏云:蛀虫隐藏在云层中,形容隐蔽。
钲:古代的一种铜制乐器。
春屯:春天军队集结。
易军:改变军队部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鹿城晚眺》,描绘了古城傍晚的景象。首句"古城仙鹿远"以仙鹿隐喻古城的历史悠久,暗示古城曾有祥瑞之气。"百感赴斜曛"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黄昏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历史沧桑之感,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海气千年聚,山形九斗分"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古城周围的自然景观,海气凝聚千年的厚重,山势如九斗星罗棋布,展现了壮丽的地理风貌。"神鸦饥啄藓,宰木蠹藏云"通过描绘鸦鸟觅食和老树藏云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古城的静谧与荒凉。

最后两句"何处鸣钲发,春屯又易军"以鼓声响起预示着春天军事调动,暗含了时代变迁和战争的隐忧,给读者留下了深沉的思考空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古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其二)

井乡聚散笑匆匆,岁月无情忽两翁。

灯火城南听夜雨,桑麻杜曲忆春风。

百花新意皆归燕,万里离愁独寄鸿。

重约扁舟寻禹穴,夕阳疏树乱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其一)

乡心几梦海坛居,半老儒冠计未疏。

岸竹色侵春压酒,墙花香度晓翻书。

卜邻俎豆三迁后,负郭田畴二顷初。

雨过新蔬青可摘,小船篱外卖溪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喜监簿得陶山舜田

耕隐山中久卜邻,爱奇不厌买山勤。

重华事往人何在,万古春深鸟自耘。

閒拂岩花问陵谷,独悬茅屋管烟云。

满林剡竹供挥洒,天寿斯文正属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惠山泉

第二名泉在,深云护石阑。

九峰灵气泄,三伏细流寒。

远脉松长润,馀香茗欲残。

荒祠怀陆羽,一掬酹空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