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其一)

乡心几梦海坛居,半老儒冠计未疏。

岸竹色侵春压酒,墙花香度晓翻书。

卜邻俎豆三迁后,负郭田畴二顷初。

雨过新蔬青可摘,小船篱外卖溪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思乡之情常常在梦中回到海坛居,半生为学的我计划并未改变。
岸边的翠竹映入春色,压榨出的酒带着清香,早晨读书时那香气又翻过墙壁飘来。
选择邻居后三次搬家,靠近城墙的田地刚拥有两顷,
雨后的新鲜蔬菜碧绿可摘,我在篱笆外的小船上卖溪边捕来的鱼。

注释

乡心:思乡之情。
几梦:常常在梦中。
海坛居:故乡住所。
半老:半生。
儒冠:学者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岸竹:岸边的竹子。
春压酒:春天的竹叶带来的清香味。
墙花香:墙头的花香。
晓翻书:早晨读书。
卜邻:选择邻居。
俎豆:古代祭祀或宴会用的礼器,这里指生活。
三迁:多次搬家。
负郭:靠近城墙。
田畴:田地。
新蔬:新鲜蔬菜。
青可摘:碧绿可采摘。
篱外卖溪鱼:在篱笆外卖溪边捕的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好友刘邦瑞迁居新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乡心几梦海坛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新居的想象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可能曾多次在梦中神游于海坛居般的宁静之地。次句“半老儒冠计未疏”则暗示朋友虽然年纪渐长,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志向和勤奋。

第三句“岸竹色侵春压酒”写出了春天的气息,竹影斑驳,仿佛带着春意压低了酒杯,增添了生活的雅趣。第四句“墙花香度晓翻书”进一步渲染了书香与花香交织的清晨时光,读书声与花香相伴,生活宁静而惬意。

第五句“卜邻俎豆三迁后”暗指朋友搬家后邻里和睦,家庭和睦,日常礼仪井然有序。第六句“负郭田畴二顷初”描绘了朋友拥有近郊的田地,生活富足,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最后两句“雨过新蔬青可摘,小船篱外卖溪鱼”描绘了雨后蔬菜的清新和溪边垂钓的闲适,展现了诗人对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迁居后的田园诗意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赞美和羡慕。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喜监簿得陶山舜田

耕隐山中久卜邻,爱奇不厌买山勤。

重华事往人何在,万古春深鸟自耘。

閒拂岩花问陵谷,独悬茅屋管烟云。

满林剡竹供挥洒,天寿斯文正属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惠山泉

第二名泉在,深云护石阑。

九峰灵气泄,三伏细流寒。

远脉松长润,馀香茗欲残。

荒祠怀陆羽,一掬酹空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游九锁山.入九锁山门

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他生修得清缘在,拟扣金堂觅大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九锁山.过石壁丹泉二亭

华表鹤归处,林深别有天。

云阴生石壁,杉影落丹泉。

宇宙名山在,神仙古洞悬。

归来凡骨换,寂照起三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