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相送迎.访王光福之常烟水居

烟苍苍。水茫茫。闲访幽人烟水乡。扁舟孤兴长。

蒲含霜。柳含霜。蒲柳萧萧青又黄。水云鸥鹭藏。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烟苍苍。水茫茫。”开篇,通过“苍苍”与“茫茫”的叠词,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和朦胧的视觉效果。接着,“闲访幽人烟水乡”,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与目的——探访隐居在烟水间的高士,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归宿的意味。

“扁舟孤兴长”一句,以“扁舟”承载着诗人的孤独与自由,行于水波之上,随风而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追求。同时,“孤兴长”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找知音或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感到的孤独与深思。

“蒲含霜。柳含霜。”这两句通过“霜”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冷冽感,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蒲与柳在霜中依然保持其青绿的颜色,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不变的希望。

“蒲柳萧萧青又黄。水云鸥鹭藏。”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蒲柳的青绿与黄叶交织的景象与水云、鸥鹭的隐匿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和谐共生。蒲柳的青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而水云、鸥鹭的藏匿,则赋予画面以神秘与灵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呼吸,等待着诗人的发现与解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和衍上人见寄二首(其一)

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到尊前人爱逃禅。

波澜舌底,风月吟边。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

归来此日,重话他年。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和衍上人见寄二首(其二)

时世推移,造化难齐。几多般簸弄成亏。

鼠肝虫臂,臭腐神奇。却又何论,侏儒饱,岁星饥。

胸中磊磈,眼底妍媸,便将都付与希夷。

从前解事,今已无知。但睡时茶,醒后酒,兴来诗。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踏莎行.诜上人留宿.是日俞明府鹤瓢道人同访

高树颠风,疏篁啸雨。青山绕屋云来去。

出林残磬讽经馀,扑帘轻雾烧香处。

闲客相过,仙踪偶驻。山僧更解留人住。

夜窗灯火茗鸥宽,谈不尽,鸡声曙。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题来鹤辞卷

冠佩锵锵俨致斋,清安堂上醮筵开。

九霄共仰孤鸾至,万里俄看众鹤来。

寥唳清音风澹荡,回旋轻羽雪毰毸。

须知感召由诚敬,赞咏兼欣属上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