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感寓(其五十三)》,是明代诗人童轩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社会治理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诚能格异类,信可孚豚鱼",意思是如果能真诚地对待万物,连动物也能感受到信赖。"昭然布方册,斯理不我诬",表明公正的道理应当明确地传达,真理不会欺骗人。
接下来,诗人通过列举历史事件,如"宏农虎东渡,潮阳鳄南驱",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能够驱除邪恶,"颍川凤来集,驺邑蝗不飞"则寓意贤德之士的到来能带来祥和。诗人借此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对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斯民实人类,而岂物不如",进一步指出人民本性善良,不应被物欲所蒙蔽。"顽贪信可变,愧无韩邓俱",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人心中贪婪之念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像韩信、邓禹那样的贤臣并肩而行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社会和个人品德的追求,以及对改变人心和社会风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