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峰院

借问鸱夷与季鹰,五湖珍赏复谁曾。

惯看销夏湾头月,唯有莫釐山上僧。

晚渡浪痕沾坏衲,上方云液洒枯藤。

游人欲趁沙鸥去,更伴禅公上翠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所作的《题翠峰院》,通过对鸱夷和季鹰的典故引出对五湖美景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翠峰院独特环境的欣赏。首句“借问鸱夷与季鹰”以两位历史人物设问,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次句“五湖珍赏复谁曾”进一步强调翠峰院的景色无人能及。

诗人接着描绘了翠峰院的夜晚景象:“惯看销夏湾头月”,月光洒在湾头,显得格外宁静。而“唯有莫釐山上僧”则点明了山中修行者的存在,增添了禅意。接下来,“晚渡浪痕沾坏衲”描绘了僧人渡过泛着浪花的溪流,衣衫湿透的画面,展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游人欲趁沙鸥去,更伴禅公上翠层”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沙鸥的自由,与禅师一同登临翠峰的意愿,流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翠峰院清幽环境的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徐道士游京师

有客人形善鉴观,过门聊肯驻征鞍。

知予谩失江湖约,笑我甘为簿领官。

卜隐日边龙阙近,去程霜里鹤衣寒。

京师车马飞腾速,别把金波洗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中咏橘长咏

包橘古云美,扬州地所宜。

名存夏后贡,颂见楚人辞。

云梦分膏沃,璇星散陆离。

洞庭仙壤接,震泽水烟被。

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

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

秀萼瑶琼缀,青阴幄幕垂。

朱衣霜傅采,素里露含滋。

弱干金丸重,繁条火齐累。

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

爽味钟寒律,殷姿照夕曦。

清香掩兰杜,真液贱楂梨。

拣选收藏日,辛勤种接时。

壤须来处美,移怕树同知。

朱绿争珍旨,荆湘辨等差。

蹊深比桃静,岁晚与松期。

坛甃龟鼋石,园裁枳棘篱。

讨虫烦钻凿,科冗付蒸炊。

穿井防天旱,禳瘟甚岁饥。

向阳删密叶,伐木树低枝。

有义曾分客,无偷不禁儿。

㲏嫌连雨长,老要劲风吹。

满把留长蒂,盈箱藉短茨。

入仓宁愧稻,出汗仅同医。

雅俗传珍惜,深林或弃遗。

稍收先落子,争晒已残皮。

趁市商船急,充庭使驿驰。

公筵荐魁磊,内合送瑰奇。

寄远曾非选,熏藏品最卑。

善生唯计亩,视价旋论赀。

薄探酬来赏,精尝侑举卮。

他年修果谱,应载野人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销暑楼

溪上楼台似玉壶,乐郊春物剩昭苏。

贤侯好士簪裾集,暇日开筵锦绣敷。

擘水脍鲈堆白雪,拨醅酿酒滴真珠。

香飘沈穗萦栏角,歌沸梁尘落坐隅。

约略十洲仙界景,依稀九老洛川图。

席中兰语薰相袭,望里莲娃貌亦都。

狂客笑吟聊自若,丈人强健不须扶。

送归千骑堂前月,犹照帘虾一半须。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三峡桥

银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织女望牵牛。

洪波欲渡渡不得,以鹊为桥诚拙谋。

胡不见庐山三峡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擘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云势披靡。

飞鸟难过虎豹愁,四时白云吹不收。

烛龙此地无行迹,六月游子披貂裘。

谁将巨斧凿大石,突兀长桥跨苍壁。

行车走马安如山,下视龙门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犹更奇。

唤取河边作桥栋,一年不必一佳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