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一)

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

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

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向南越过庾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这里的湿润气候自古以来就与整个区域相连。
乌云密布,仿佛天空被大瓮倒扣,雨水倾泻;江水上涨,甚至浸没了城市的房屋,像在水上漂浮。
东郊的晚稻需要重新插秧,而西边的养蚕人家蚕宝宝还未孵化完毕。
独自划着小舟,趁着早晨和中午的时间,忙着购买米盐,想起过去的日子,不禁一笑。

注释

庾岭: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和江西省交界处。
烝润:湿润的气候。
瓮:这里比喻天空。
侵:侵入,此处指江水上涨。
申卯: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和卯时(早上五点到七点),指早上的忙碌时间。
米盐:日常必需品,象征生活所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一)》。诗人描绘了越过庾岭后沿途的景象,雨水丰沛,天空仿佛被云雾填满,如同瓮中的水翻涌。江水上涨,甚至侵入城郭,房屋似乎漂浮在水面。诗人关注农事,提到东郊的晚稻需要重新插秧,而西舍的蚕儿还未到眠期。最后,诗人自嘲乘舟赶路,为生活奔波,笑谈过去的艰辛。整首诗展现了江南雨季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的劳作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

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鹅儿。

风细初生袖,尘清免污眉。

郊行不易得,拂壁看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子瞻夜坐

月入虚窗疑欲旦,香凝幽室久犹薰。

清风巧为吹馀瘴,疏雨时来报断云。

南海炎凉身已惯,北方毁誉耳谁闻。

遥知挂壁瓢无酒,归舶还将一酌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矫矫公孙才不贫,白驹冲雪喜新春。

忽过银阙迷归路,误认瑶台寻故人。

访我不嫌泥正滑,留君深愧酒非醇。

归时九陌铺寒月,清绝空教仆御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子瞻祈雨

世故纷纷谁复闲,蛟龙不雨独安眠。

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

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

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