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矫矫公孙才不贫,白驹冲雪喜新春。

忽过银阙迷归路,误认瑶台寻故人。

访我不嫌泥正滑,留君深愧酒非醇。

归时九陌铺寒月,清绝空教仆御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才华出众的公孙,不觉贫寒,如同白马在雪中欢快迎接新春。
忽然穿越银色宫殿,迷失了回家的路,错以为是仙境瑶台寻找旧友。
你不嫌弃道路泥泞,来访我深感荣幸,只因美酒不够醇厚而感到歉疚。
送你归去时,九陌路上洒满寒月,清冷至极,只让驾车的人皱眉不已。

注释

矫矫:形容人才华出众。
公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
贫:贫穷。
白驹:白马。
银阙:银色宫殿,指月宫。
瑶台:仙境般的玉台,此处比喻美好的地方。
故人:老朋友。
访我:拜访我。
泥正滑:道路泥泞。
愧:感到歉疚。
醇:醇厚的美酒。
九陌:泛指京城的大道。
寒月:寒冷的月光。
清绝:极其清冷。
仆御:驾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次韵的形式回应了子瞻(苏轼)的邀请,邀请王蘧朝请晚上一同饮酒。诗中描绘了公孙(可能是友人的雅号)才华横溢,如同骏马冲破冬雪,充满活力迎接新春的到来。然而,他在赴宴途中误入仙境般的银阙和瑶台,似乎在寻找旧友,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表示,尽管道路泥泞,但友人来访并未嫌弃,自己深感歉意,因为酒并非醇厚佳酿。当夜归时,月色洒满京城大道,显得格外清冷,只有驾车的仆人因路面湿滑而皱眉。整首诗通过叙事和细节描绘,展现了聚会的温馨与友情的深厚,以及对环境清冷的微妙感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祈雨

世故纷纷谁复闲,蛟龙不雨独安眠。

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

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

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其一)

云气连山雨泻盆,莫投僧舍欲关门。

暂时洒扫宽行役,终夕崎岖入梦魂。

烦热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灯昏。

二年游宦多劳苦,何日相从得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其二)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从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南溪夜雪晓来霁,有客晨游酒未消。

风泛馀花来逐马,光浮断涧不知桥。

山寒冻合行人息,醉熟宾欢舞意嚣。

归骑相将踏瑶玉,嗅林闲认早梅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