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言怀

忽登万斛舟,如蹑长鲸背。

寄身入无涯,旷览乾坤态。

潮动风色遒,棹急云光碎。

潜通云气游,迥出人境外。

千山相簸荡,六合欲横溃。

顿觉丧我吾,何知齐小大。

幼安漂泊久,谢傅襟情在。

谁发小海讴,回帆引雄概。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泛海言怀》由清代诗人赵执信所作,通过描绘泛海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忽登万斛舟,如蹑长鲸背”以夸张的手法,将泛海比作登上巨大的船只,仿佛踏在鲸鱼背上,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海上航行景象。接着“寄身入无涯,旷览乾坤态”两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放眼望去,天地间的一切都尽收眼底,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

“潮动风色遒,棹急云光碎”描绘了海浪翻滚、风势强劲的动态画面,以及船桨划破水面时激起的碎云光影,生动地展现了海上航行的紧张与刺激。而“潜通云气游,迥出人境外”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越世俗、超脱凡尘的精神追求,仿佛与云气相通,遨游于天际之外。

“千山相簸荡,六合欲横溃”两句,以千山摇动、天地欲崩的夸张描述,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宇宙时的震撼与敬畏之情。最后,“顿觉丧我吾,何知齐小大”两句,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幼安漂泊久,谢傅襟情在”借用了历史人物辛弃疾和谢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历经漂泊,但内心的情怀依然如故,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谁发小海讴,回帆引雄概”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希望如同在小海中歌唱的船,能够逆风而行,引领出豪迈的气概。

整首诗通过对泛海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4)

赵执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书法家。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 字:伸符
  • 号:秋谷
  • 籍贯:晚号饴山老
  • 生卒年:shēn](1662~1744

相关古诗词

无风溯江崇朝十里忽得午风快然成咏

欲知舟上泷,譬若鱼升木。

因循日高舂,跌宕水一曲。

欹岸黄叶林,时露参差屋。

遥数天末山,苦恋篷际目。

何来快域风,径为鼓帆腹。

有如绝尘马,或是避弦鹿。

奔云乱鹅鹳,碎浪喧琴筑。

列堠争送迎,顾揖不暇瞩。

榜人啸闲逸,余亦谢拘束。

通塞自有时,结念毋欲速。

形式: 古风

行十八滩中

滩行日百转,转转山四围。

寒流中屈曲,郁怒不自持。

秋凛肃杀气,陆发龙蛇机。

回风地底来,雹雨皆倒飞。

乱石势腾攫,狞恶各异姿。

似嗔舟船逼,列阵前相追。

篙师工避就,色授颐指挥。

蓄力争毫发,险途生坦夷。

游子阅奔峭,惊定翻耽奇。

秋云摇水壁,杉木森下窥。

弄波情无极,棹月愿犹违。

夕阳驻西岭,为我延清辉。

形式: 古风

中秋与南村泛舟石湖望月

王郎与我能无愁,客中放棹寻清秋。

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

横塘西去见山影,苍翠豁露霜烟收。

楞伽灵岩两迎揖,此中安得无夷犹?

湖光一曲萦我舟,与子呼酒相劝酬,以湖为酒恣拍浮。

须臾湖月忽晃漾,照映天上白玉楼。

须眉萧飒风飕飕,飘然疑坠海外洲,却视人世真蜉蝣。

我已一身随落叶,子亦一官成赘疣。

不见吴越俱荒丘,鱼城酒城何处求,伍胥种蠡同浮沤。

惟有石湖湖上月,曾照石湖居士游。

西施溪畔馀温柔,座中微笑寒花羞。

子既醉矣我未休,回帆挝急不可留。

夙昔中秋有此不,令我却忆西湖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中秋夜与泾阳刘西谷编修吴山对月

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

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

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

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

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

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