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曹元章游新安寺

畏暑倦杯酌,修廊散步行。

寺深藏古意,蝉老带秋声。

去就诸缘薄,穷通一念轻。

更寻水清处,为我濯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因惧怕暑热而懒得饮酒,独自在长廊上散步。
寺庙深幽,隐藏着古老的气息,老蝉鸣叫,带来了秋天的声音。
对于得失看得很淡,对人生的顺逆也毫不在意。
我想要寻找一处清水,洗净我尘世间的烦恼。

注释

畏暑:害怕炎热。
倦:疲倦。
杯酌:饮酒。
修廊:长长的走廊。
散步行:独自漫步。
寺深:寺庙深处。
古意:古老的文化氛围。
蝉老:老蝉。
秋声:秋天的蝉鸣。
去就:得失。
诸缘:各种缘分。
薄:淡薄。
穷通:困厄与顺利。
一念:一个念头。
轻:看得很轻。
更寻:再去找寻。
水清处:清澈的水边。
濯:洗涤。
尘缨:尘世的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中寻求清凉与宁静的画面。"畏暑倦杯酌,修廊散步行"表达了诗人在酷热之中感到疲惫,不再愿意饮酒,转而选择在精致的走廊上散步,以此来消磨时光。

接下来的"寺深藏古意,蝉老带秋声"则将读者引入一座古老寺庙的氛围。寺庙之所以深邃,是因为它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那些成群结队的蝉鸣声,则预示着夏季即将过去,秋天的脚步渐近。

"去就诸缘薄,穷通一念轻"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间纷争与个人命运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在告诫自己,无论是离去还是到来,对待各种因缘都应持平常心,不为外界所动。

最后的"更寻水清处, 为我濯尘缨"则表明诗人对内心纯净与宁静的追求。他希望找到一处清澈的水源,用以洗涤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得以重获精神的洁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这幅诗意盎然的夏日图景。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岁晚

手种疏梅已发妍,相从三过客中年。

吾生岂得须如意,随处何妨且信缘。

风月心多时小醉,轩裳梦少且闲眠。

万人海里能如此,是自在禅并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刘启之韵

豪结交游三十年,暮年识子海霜边。

江西析派诗同社,鸿宝传家子已仙。

无用白须甘我老,有才青眼望谁怜。

譬如飘泊湓城下,篁竹萧疏无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吕簿池亭韵

举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

倒影帘花翻翠色,飞梭锦段织红芳。

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

昨夕主人閒立久,一身风露带天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张昌化合溪新亭韵(其二)

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许地翻平。

林疏邑屋高低见,水涨舫船来往轻。

坡老已仙谁杰作,诗人为县得重评。

唐山见说双溪馆,今见双溪亭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