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南塘得孙诗

咎消无妄福来宜,喜气津津溢秀眉。

桂子昨方移别种,桐孙今见长新枝。

金章鱼佩须传祖,玉果犀钱梦得儿。

我欲去为汤饼客,却惭未赋老坡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贺南塘得孙诗》由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亲友间欢庆新生的喜悦与祝福。开篇“咎消无妄福来宜”,以“咎”字开头,暗示过去可能存在的困扰或不顺,如今得以消除,预示着新的幸福降临,营造出一种转危为安、喜事临门的氛围。接着,“喜气津津溢秀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喜讯传来时,人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之情,仿佛喜气如泉水般从眉宇间流淌而出,形象而生动。

“桂子昨方移别种,桐孙今见长新枝”两句,运用了桂树和梧桐树的生长比喻,象征着新生事物的成长与繁荣。桂树代表了高洁与吉祥,而梧桐则寓意着智慧与成长,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金章鱼佩须传祖,玉果犀钱梦得儿”则是对家族传承与后辈成长的期待。金章鱼佩象征着家族荣誉与传统,而“玉果犀钱梦得儿”则表达了对子孙后代才华横溢、前程似锦的期盼,以及对家族繁盛的愿景。

最后,“我欲去为汤饼客,却惭未赋老坡诗”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想参与庆祝,但未能即兴赋诗,表达了对未能及时表达内心喜悦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苏轼(老坡)诗歌艺术的敬仰,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友人喜事的祝贺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新生、家族传承与个人成长的深刻关注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作品。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弓寮归闽省觐竹溪中书往赴安溪县新任(其二)

别我重云里,扬舲积雨馀。

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

暂尔还溪馆,重来任石渠。

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辛巳仲冬二日冬至孟冬晦日偶成(其二)

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居(其二)

肯道山居太寂寥,不妨随分自逍遥。

尽空眼界终无翳,为厌声尘亦去瓢。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

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日者云谷俞喜(其二)

客身犹卧玲珑石,乡梦长悬岞崿山。

詹尹自应知我意,为言何日定当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