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二)

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

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新韶明日逐人来”,描绘了新年即将到来,人们纷纷归家团聚的场景,反衬出诗人独自在外的孤独。接着,“迁客何时结伴回?”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家人团聚的渴望,以及对于何时才能结束漂泊生活的期盼。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有灯火相伴,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无助,没有解决困境的方法。这里运用了“虚耗”和“痴呆”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和迷茫。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也难以找到避难之所,反而因为远离家乡而陷入了债务的困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尽管相隔千里,但心中对家的思念却无法消减。诗人以饮酒自慰,试图在酒中寻得一丝安慰,但这种情感的寄托显得无力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家庭的深深思念。诗中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亲情的渴望,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三)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四)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

宦味真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

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一)

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

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

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

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二)

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唱听伊凉。

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

宦味思之真烂熟,诗情老去转猖狂。

遐荒今得连床话,岂是青蝇吊仲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