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竹枝词中的一个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木棉宜种海边多",开篇点明了地点和环境,木棉树生长在海边,暗示着这片土地的自然风貌。"可奈纤纤素手何",将视角转向了劳作的女性,她们的手纤细而白皙,却不得不面对繁重的劳动,表达了对女性劳苦的同情。
"姊妹频年刀剪样",进一步描述了女性劳作的日常,她们年复一年地使用刀剪,进行着重复而辛苦的工作。"教侬红肉映轻罗",最后以一句生动的画面收尾,红肉(可能是指衣物上的血迹或染色物)映照在轻薄的罗纱上,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暗示了劳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困难,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劳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台湾地区女性劳作的场景,蕴含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和对生活不易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