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五)

腥红苦李出林迟,钗朵盘兼小荔支。

番蒜摘残龙眼熟,满街斜日卖黄藜。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台湾竹枝词(其十五)》描绘了台湾街头的市井生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腥红苦李出林迟”,开篇以“腥红苦李”点明季节与物候特征,暗示着果实的成熟与收获。这里的“腥红”并非直接描述果实的颜色,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感官体验来表现,可能是指果实表面的某种质感或颜色给人的直观感受,而“苦李”则点明了果实的口感特点,暗示了台湾丰富的水果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

“钗朵盘兼小荔支”,接着描述了市场上售卖的水果种类之丰富,不仅有“钗朵盘”这样的特指,可能指的是某种形状独特、大小适中的水果,这里巧妙地将水果与女性饰品联系起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小荔支”则是对荔枝的一种亲切称呼,进一步丰富了水果种类的多样性。

“番蒜摘残龙眼熟”,“番蒜”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台湾本地的特色蔬菜或调料,与“龙眼”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台湾农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当地居民对于食材的选择和利用之广。

“满街斜日卖黄藜”,最后一句描绘了黄昏时分,街道上摊贩们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们售卖的“黄藜”。黄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台湾各地都有种植,其营养价值高且口感独特,是当地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台湾街头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台湾地区丰富的水果资源、多样的农作物以及充满活力的市井生活,是一幅鲜活的台湾风情画卷。

收录诗词(49)

谢金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十六)

午盘堆遍地波罗,粒粒鸡心已破窠。

凤尾萧疏纤子落,一肩绿箬倩蛮婆。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十七)

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

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十八)

萧萧蔗尾起秋声,万灶甜浆煮作饧。

枯槁莫嫌同嚼蜡,一春薪炭彻秋晴。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十九)

港口船回海气腥,参差鱼族有奇形。

团头缩项浑难识,欲补人间五雅经。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