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闺怨集句

王孙去后无芳草,绿遍香阶。尘满妆台。

粉面羞搽泪满腮。教我甚情怀。

去时梅蕊全然少,等到花开。花已成梅。

梅子青青又带黄,兀自未归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闺怨集句》由宋代词人朱希真所作,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丈夫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集句的手法,将多个诗句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哀婉动人的氛围。

“王孙去后无芳草”,借用楚辞中的典故,暗示丈夫远行,留下一片荒凉。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而“无”字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失落与空虚。

“绿遍香阶。尘满妆台。”绿意盎然的台阶与满是灰尘的妆台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生机与活力,后者则暗示了女子生活的单调与寂寞。香阶可能曾是两人共赏美景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绿意,没有了往日的香气与欢声笑语。

“粉面羞搽泪满腮。教我甚情怀。”女子因思念而泪流满面,粉面不再施粉,显得羞涩而又哀伤。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去时梅蕊全然少,等到花开。”丈夫离开时,梅花还未盛开;等到花儿开放,他仍未归来。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丈夫迟迟不归的深深忧虑。

“花已成梅。梅子青青又带黄。”花儿已经变成了梅树,果实从青色逐渐变为黄色。这一转变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同时也暗示着女子等待的漫长与煎熬。

“兀自未归来。”最后,无论季节如何更替,丈夫始终没有归来。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深刻地展现了闺中女子在丈夫离别后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朱希真的《采桑子·闺怨集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表达女性情感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2)

朱希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秋娘。建康朱将仕女。年十六,嫁同邑商人徐必用。后必用久客不归,希真作闺怨词,有名于时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人踪灭。

此时方见,乾坤空阔。骑驴老子真奇绝。

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祇缘不禁,梅花撩拨。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

水边院落,山下人家。茸茸细草承香车。

金鞍玉勒争年华。争年华。酒楼青旆,歌板红牙。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更漏子

解语花,断肠草。谙尽风流烦恼。合欢少,别离多。

此情无奈何。帐前灯,窗间月。记得那时节。

绣被剩,画屏空。如今在梦中。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相思引

柳烟浓,梅雨润。芳草绵绵离恨。花坞风来几阵。

罗袖沾香粉。独上小楼迷远近。不见浣溪人信。

何处笛声飘隐隐。吹断相思引。

形式: 词牌: 相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