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

水边院落,山下人家。茸茸细草承香车。

金鞍玉勒争年华。争年华。酒楼青旆,歌板红牙。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由宋代词人秦观所作,描绘了曲江花景的美丽与繁华。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院落、山下人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在春天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

“曲江花”开篇点题,引出对曲江美景的赞美。接下来,“宜春十里锦云遮”,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日里繁花似锦、云遮雾绕的壮观景象。这句不仅渲染了视觉上的丰富色彩,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

“锦云遮”之后,词人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转向了水边的院落与山下的人家。“水边院落,山下人家”,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自然与人类社会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生活画卷。

“茸茸细草承香车”,通过“茸茸细草”与“香车”的对比,展现了春天草地的柔软与生机,以及人们乘坐豪华车辆出行的场景,体现了时代的繁荣与人们的闲适生活。而“金鞍玉勒争年华”,则更直接地描绘了贵族或富有人家在春天竞相展示财富与地位的场面,金鞍玉勒象征着奢华与尊贵,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社会的不同层面。

最后,“酒楼青旆,歌板红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娱乐场所。酒楼悬挂着青色的旗帜,歌女们手持红色的拍板,为客人演奏音乐,营造出热闹欢腾的氛围。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词的生动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

整体而言,《忆秦娥》通过对曲江花景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在春天里享受生活的美好情境,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

解语花,断肠草。谙尽风流烦恼。合欢少,别离多。

此情无奈何。帐前灯,窗间月。记得那时节。

绣被剩,画屏空。如今在梦中。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相思引

柳烟浓,梅雨润。芳草绵绵离恨。花坞风来几阵。

罗袖沾香粉。独上小楼迷远近。不见浣溪人信。

何处笛声飘隐隐。吹断相思引。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烛影摇红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淡。

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早是萦心可惯。

那更堪、频频顾盼。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

当时谁解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收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武陵春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忆黄昏。

清风淡月总销魂。罗衣暗、惹啼痕。

漫觑著秋千腰褪裙。可煞是、不宜春。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