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穿针诗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七夕节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期盼和思念。诗中以“代马秋不归”开篇,借用了“代马”这一意象,象征着远方的爱人未能归来,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接着,“缁纨无复绪”一句,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纷乱和期待,她试图在秋日的寒风中整理衣物,以此寄托对未来的憧憬。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描绘了女子在月光下缝制衣物的画面,她的心思随着手中的线缕一起跳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而“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与爱人重逢的可能。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情感之中,清冷的露水仿佛是女子泪水的象征,秋风中的玉柱则可能是她心中对爱人的思念。最后,“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忧虑,似乎在问自己,这余下的时光,究竟会与谁共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七夕节这个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2)

柳恽(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 字:文畅
  • 生卒年:465年

相关古诗词

咏蔷薇诗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

且对清酤湛,其馀任是非。

形式: 古风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西河寂高业,北海望清尘。

音徽谁与寄,尚德在伊人。

遗文重昭晢,绝绪复纷纶。

露华尚朝日,兰生无久春。

芳猷动渊思,抚轼履高辰。

山风起寒木,野雀乱秋榛。

垄草时易宿,素轨邈难遵。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捣衣诗(其一)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捣衣诗(其二)

役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形式: 古风